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央视“春晚短信”连环收费(转贴)

发表于2006-02-05
多次看到央视短信重复收费的新闻,今天又有“春晚短信”连环收费报道。呜呼!央视不仅“越来越“幽默””,而且又有了这样的长足进步!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观众热心参与 没想竟被套牢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央视“春晚短信”惹来连环收费
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本报讯 据《北京青年报》报道:“早知道会被扣这么多话费,我就不发短信给‘2006’了!”远在重庆的黄女士告诉记者,除夕夜她一家在北京看春节晚会,并参加了为赠台大熊猫征集乳名的活动,发送短信到“2006”,结果从那时起便接连收到“2006”发回来的收费短信,两天一共收到了6条之多,并按1元/条被扣掉了话费。
    黄女士告诉记者,她收到“2006”发来的短信,每次都一连2至3条,其中肯定有一条通知其被收了1元话费。记者了解到,收费短信的内容是这样的:“春晚拜年!团团圆圆全家兴旺!回复字母w趣味答题闹新春,有机会获春晚吉祥物金狗旺春!登录chniptv.com查看中奖信息。1元/条,本条1元。”
    同时反映收到收费短信“骚扰”的还有读者曾先生,他看春晚共发了3次短信。结果从大年初一下午,曾先生的手机就再没“消停”过,他每收到短信便打电话查询话费,果然每次都被扣了1元钱。曾先生无奈,打电话向1860咨询,对方建议其发送5个0到2006取消收费短信订制,结果他照做后,立刻又收到了一组同样内容的短信。忍无可忍的他自己编写了一条短信发给2006:“不要给我一个劲儿地发收费短信,这让我很不舒服,别再给我发了,好吗?”结果没几秒,手机上就又接到了同样一组收费短信。曾先生告诉记者,自己两天内这一组短信一共接了8次。
央视:发一条只会扣一次钱
    央视公众咨询中心的话务员告诉记者,发送给2006的短信,会收到2至3条回复,其中确实有一条通知收费的,剩下的1至2条全部注明免费。她解释,其实2006发送给对方的所有短信都是免费的,而1元/条收取的是观众发给他们那条短信的费用,所以观众发一条短信只会扣一次钱。
    对于曾先生的遭遇,话务员表示自己也不清楚,并认为不会出现这类情况。她解释,由于除夕夜发过来的信息太多了,短信平台容量有限,一时间难以及时处理,所以出现了回复短信滞后的情况。编辑5个0只是退订短信包月的信息,春晚短信是按条计费的,没有必要进行退订。如果曾先生对收到的短信费用有异议,可以到北京移动营业厅打出话费和短信详单,而后与春晚短信活动的运营商联系。目前他们只能查询到大年初一之前的短信记录,要查询之后的还要过几天。
移动:“2006”是一家网站的代码
    记者在1860的服务投诉部门了解到,“2006”是一家名叫“兴国融合”的网站代码,目前电视上所有短信互动栏目都由网站代理,移动公司也只是为网站代收话费。
    记者按移动方面提供的网址打开“兴国融合”的主页,却显示:“您所浏览的网站由于没有完成信息产业部规定的备案工作,现在已经被关闭。”移动的工作人员解释,这家网站的代码是春节前才改为2006的,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被关闭的通知,不过消费者不用担心,公司并没有被取消,否则也不会和移动还有合作关系。像曾先生这类短信投诉,他们这两天也接到不少,进行登记查询后全部反馈给了2006,而后会由2006与消费者联系解决。
中消协:运营商如出错必须退钱
    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王前虎表示,曾先生遇到的这种情况,消费者可以要求短信运营商提供证据,如果在双方约定的期限内,对方拒绝或无法提供证据则必须退钱,并应承担由此产生的其他合理费用。 
    就算是因短信平台容量有限而造成的问题,也是短信运营商的责任,如果其提供不了证据,就构成侵权行为,要足额、及时地承担赔偿责任。王主任说,同时作为基础运营商的移动公司,也有义务协助消费者解决问题。
    他告诉消费者,如果选择投诉的话,可以到信息产业部专门受理电信服务的部门,或者通过地方消费者协会帮助解决。
上一页|1|
/1页